何薇潘淑婷
儿童期与青春期是口腔健康的关键阶段。倘若在此期间未能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,蛀牙、牙龈出血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,其中青春性龈炎尤为常见。成年后若仍忽视口腔卫生,长期缺乏科学规范的清洁护理,牙龈炎症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持续性的慢性疾病——慢性龈炎。若放任不管,炎症会逐渐向牙周深部组织蔓延。一旦炎症侵袭至牙齿支持组织,便会引发更为棘手的牙周炎。
牙周炎的危害
随着牙周炎病变不断向牙根方向恶化,牙齿松动移位、牙龈退缩、咀嚼无力等问题将接踵而至,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,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。
牙周炎的危害不容小觑,此外还可能因炎症扩散对全身健康产生潜在影响,因此需尽早干预治疗。
研究证实,牙周感染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妊娠并发症、呼吸道感染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
预防要点
日常机械清除菌斑正确选择牙刷与刷牙方法,选用软毛牙刷,采用水平颤动法,重点清洁龈沟附近和邻间隙。每天至少刷牙2次,早、晚各1次,更注重刷牙质量而非次数,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。
辅助工具清除邻面菌斑刷牙仅能清除40%—60%的菌斑,邻面需借助牙线、间隙刷、冲牙器等工具。牙间隙增宽、戴矫治器或牙周病患者,尤其需每日使用辅助工具,避免菌斑残留。
定期专业洁治牙菌斑矿化形成牙石后无法通过刷牙清除,需每年1—2次到口腔科洗牙,彻底去除龈上牙石及菌斑,消除局部刺激,预防牙龈炎症恶化。
消除不良生活方式吸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应尽早戒烟;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会降低免疫力,需通过运动、社交等方式调节情绪。
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—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尤其关注牙龈出血、牙石堆积、牙齿松动等症状。早期牙周炎多无明显不适,一旦出现牙龈红肿、出血、口腔异味或牙齿移位,需及时就诊,避免发展为重度牙周炎,导致牙齿丧失。